第3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奇耻大辱。它们经过长期的周密准备,在1973年10月6日,向以色列发动了复仇战争———第4次中东战争。战前,埃及决策者以反观而求的谋略艺术,利用以色列统治集团自负轻敌的心理,运用了150多种欺骗伪装手段,有效地麻痹了以色列。
1973年10月3日,以色列总理梅厄、国防部长、总参谋长、情报部主任等人在内阁会议上,分析研究阿方近期发动战争的可能性问题。梅厄问:“在目前形势下,阿拉拍国家能发动进攻吗?”情报部主任的判断是“可能性很小”。总参谋长也同意这一看法。正在这时,传来了埃及宣布解散当年9月才招募到部队的部分兵员、令其返回原单位的消息,这使以色列的首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
10月6日早晨,埃及最高司令部机关发布命令,解除旷日持久的战争状态,安排半数军官休假。这天上午8时,第一批休假的军官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回家的旅途,每个人的口袋里还装着一个上司发给的“红包”,命令他们必须在上午10时准时打开。
10月6日上午10时整,放假回家的埃及军官急不可待地打开上司发给的“红包”,猛然发现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“立即返回部队”的命令。这仿佛是紧急集合的号声,催促他们火速返回到战斗岗位。当日14时,中东地区炮声骤起,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同时从西、北两线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。战争打响的24小时内,埃军就有10万人、1020余辆坦克、数百门火炮跨过苏伊士运河,一举突破了以色列自诩为“不可突破”的“巴列夫防线”,向东岸推进了10~15公里,使以军损失了1/4的坦克和1/3的飞机,陷入了极其危急的境地。埃、叙两国军队夺取了战争初期的决定性胜利。
评论